习惯一:积极主动
BE PROACTIVE 积极主动即采取主动,为自己过去、现在及未来的行为负责,并依据原则及价值观,而非情绪或外在环境来下决定。
-
留意并改变自己的语言模式,多使用积极主动的表达。
-
清晰界定自己的关注圈和影响圈,将行动聚焦于影响圈。
-
采取主动,不要等待外部力量来推动自己。
-
承认错误并从中学习,但不被错误所定义。
习惯二:以终为始
BEGIN WITH THE END IN MIND 所有事物都经过两次的创造——先是在脑海里酝酿,其次才是实质的创造。
-
撰写并完善个人使命宣言。
-
观想自己在生活不同领域期望达成的结果。
-
设定短期和长期的 SMART 目标。
-
从最终目标出发,反向规划实现路径。
-
定期审视并调整自己的愿景和目标。
习惯三:要事第一
PUT FIRST THINGS FIRST 要事第一即实质的创造,是梦想(你的目标、愿景、价值观及要事处理顺序)的组织与实践。次要的事不必摆在第一,要事也不能放在第二。
-
根据个人使命和目标,识别出自己的“大石头”。
- “大石头”比喻:应将最重要的任务(“大石头”)优先排入日程,然后再用较小的任务(“沙子和小石子”)填充剩余时间 32。如果先用沙子装满瓶子(时间),大石头就放不进去了。
-
规划每周日程,为第二象限的活动预留专门时间。
-
学会对与优先事项不符的活动说“不”。
-
有效地授权。
-
尽量减少在第三和第四象限花费的时间。
习惯四:双赢思维
THINK WIN-WIN 双赢思维是一种基于互敬、寻求互惠的思考框架与心意,目的是分享更多的机会、财富及资源,而非敌对式竞争。
-
培养富足心态。
-
平衡勇气与体谅。
-
努力理解对方的观点和需求(与习惯五相关联)。
-
识别关键问题和顾虑(而非仅仅是表面立场)。
-
集思广益,寻找能实现共同利益的新方案。
-
在他人情感账户中不断存款。
习惯五:知彼解己
SEEK FIRST TO UNDERSTAND,THEN TO BE UNDERSTOOD 当我们不再急切回答,改以诚心去了解、聆听别人,便能开启真正的沟通,增进彼此关系。
-
练习积极的同理心倾听:全神贯注,保持临在感,摒弃先入之见 。
-
回应对方的情感,并复述其内容以确认理解。例如,可以说:“我听到的意思是……”。
-
在完全理解对方之前,不下判断。
-
提出有深度的、澄清性的问题。
-
轮到自己表达时,要清晰、有逻辑地呈现观点,并考虑到听众的视角。
习惯六:统合综效
SYNERGIZE 统合综效谈的是创造第三种选择,即非按照我的方式,亦非遵循你的方式,而是创造第三种更好的办法。
-
提问:我们是否愿意尝试一些全新的、不同的事物(“我们的方式”)?
-
明确:界定成功的标准(团队的“以终为始”)。
-
创造:通过珍视不同观点,对各种想法进行原型设计和反向验证,探索可能性。
-
达成:发现并采纳“第三种选择”的解决方案。
-
营造一个欢迎并积极探索不同意见的环境。
习惯七:不断更新
SHARPEN THE SAW “不断更新”谈的是,如何在四个生活基本面(身体、精神、智力、社会/情感)中,不断更新自己。
-
在日程中为四个层面的更新活动安排固定时间。
-
从小处着手,持之以恒。
-
在每个层面找到自己喜欢的更新活动。
| 层面 | 简要描述/更新焦点 | 更新活动示例 (部分列举) |
|---|---|---|
| 身体 (Physical) | 维护身体健康与活力 | 规律运动(散步、跑步、瑜伽等)、均衡营养、充足睡眠、定期体检、压力管理 |
| 精神 (Spiritual) | 培养价值观、寻求意义与目标感、获得内在宁静 | 阅读经典、冥想、祈祷、接触大自然、写日记反思、服务他人、欣赏艺术音乐 |
| 心智 (Mental) | 拓展知识、提升技能、保持思维敏锐与开放 | 阅读各类书籍、学习新知识新技能(如语言、编程)、写作、规划、参与有益的讨论、观看纪录片、解决难题 |
| 情感/社交 (Social/Emotional) | 建立和维护积极的人际关系、培养同理心、增强情感韧性 | 与家人朋友共度美好时光、积极倾听、表达关爱与赞赏、参与社群活动、学习沟通技巧、建立情感支持系统、设定健康的界限 |
如果您喜欢此博客或觉得它对您有用,则欢迎对此发表评论。 也欢迎您分享此博客,以便更多人可以参与。 如果博客中使用的图像侵犯了您的版权,请与我联系以将其删除。 谢谢 !